农苗网

|

重庆苗木网
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重庆苗木资讯

重庆苗木资讯

  • 近日,记者从重庆市林业局获悉,为让市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,在金秋时节乐享山水,重庆市林业局发布全市167处森林生态旅游地图。 据了解,地图中公布了全市88个市级以上森林公园,21个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区,26个市级以上湿地公园,25个“全国生态文化村”和5个“中国森林氧吧”;此外,地图中还公布了2处极具生态和观赏价值的楠木林,为市民体验美丽山水重庆提供了相当多的选择。 此次推出的全市167处
    阅读全文
  • 9月13日消息:近日,市民在城区沿濑溪河岸打造的主题公园散步、健身。据悉,我区将城市绿化放在首要位置,先后种下行道树3万余株、开花小乔木2.1万余株、地被物660万株,布置鲜花达1200万盆株,并修建广场、公园和游园23个,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145公顷。市民在城区沿濑溪河岸打造的主题公园散步推荐阅读:万盛百花谷花卉主题公园将于本月20日开园 风光独好中国首个混凝土主题公园在成都揭开面纱张
    阅读全文
  • 绿化长廊扮靓市民生活10月24日消息:近日,市民在綦江城区滨江路绿化长廊健身。近年来,綦江区着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,在搞好扬尘治理、水域清漂、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,十分注重园林绿化、路旁绿化、宅旁绿化等工作,让人们在美丽的山水田园城市,享受着快乐的生活。推荐阅读:清和别墅隐于厦门 曾是中国东南较大私家园林江苏:由"城市中园林"迈向"园林中城市" 太原:新建园林垃圾处理场预计月底投入使用内蒙古:海拉
    阅读全文
  • 10月25日消息:俗话说,春季扦插一品红,当年秋天能成型。10月22日,记者在双江街道稻场村花卉商店发现,店外堆满了菊花和一些木本植物,品种繁多,其中菊花的销量位居首位。当天,记者来到一家名叫“幸福家人”的花卉店铺,看到许多市民正在挑选新进的盆栽植物,正在挑选盆栽菊花的蒲女士说:“现在天气处于秋冬交换期,在家里摆上一两盆菊花或绿色植物,不仅能赏心悦目,还能净化空
    阅读全文
  • 11月8日消息:近日,云阳环湖绿道的12节点之一水上花园建成免费对外开放。近年来,云阳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,在努力打造张飞庙、龙缸等景区的基础上,充分整合城区旅游资源,推进“城景一体化”建设,于2014年成功创建了包含磐石城、三峡文物园、登云梯、龙脊岭公园四大景点的“三峡梯城国家级4A景区”。为了进一步充实“三峡梯城”旅游内涵,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,云阳提出了“环湖绿道”的建设。水上花园作为环湖
    阅读全文
  • 近日,云阳环湖绿道的12节点之一水上花园建成免费对外开放。近年来,云阳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,在努力打造张飞庙、龙缸等景区的基础上,充分整合城区旅游资源,推进“城景一体化”建设,于2014年成功创建了包含磐石城、三峡文物园、登云梯、龙脊岭公园四大景点的“三峡梯城国家级4A景区”。为了进一步充实“三峡梯城”旅游内涵,让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,云阳提出了“环湖绿道”的建设。水上花园作为环湖绿道的12节点之
    阅读全文
  • 11月9日消息:11月8日,市园林局副局长张淑钰率检查考核组来津,对我区2016年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工作进行考核。今年,我区进一步理顺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,全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精细化、网格化管理,着力打造“一中心三组团”的基础上,更进一步深化精细化管理和推动精品园林建设,全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,人居环境更加和谐。截至目前,我区已完成960亩新增城市绿地建设任务,完成投资3.9亿元。座谈会上,考
    阅读全文
  • 11月11日消息:我市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有多少?森林覆盖率如何?林业产业发展有何动向?昨日,市林业局首次发布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公报。公报反映了十八大以来我市在林业生态建设、林业产业发展、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等情况。截至2015年底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%,累计建成市级以上森林公园88个、市级以上湿地公园26处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53个,其中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获得中国科协命名的科普基地称号、大巴山自然
    阅读全文
  • 生活在重庆这座城市里,你有没有感觉到,我们身边的绿树越来越多了?是的,这不仅仅只是你的感觉,权威数据告诉你,我们身边的绿色真的多了不少。10日,市林业局召开“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公报”通报会,上游新闻-重庆晨报记者从会上获悉,截至2015年底,全森林覆盖率已达45%,比“十一五”期末增加8个百分点,在全国排名22位。截至2015年底,林业生态服务功能评估价值达到3068亿元•a-1,林
    阅读全文
  • 我市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有多少?森林覆盖率如何?林业产业发展有何动向?昨日,市林业局首次发布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林业公报。公报反映了十八大以来我市在林业生态建设、林业产业发展、林业生态文化建设等情况。截至2015年底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%,累计建成市级以上森林公园88个、市级以上湿地公园26处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53个,其中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获得中国科协命名的科普基地称号、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获得市级科普
    阅读全文
  • 11月14日消息:近日,记者于重庆市环保局获悉,日前重庆市正式印发了《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》,全市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30790.9平方公里,占国土面积的37.3%,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明确了“禁区”。作为三峡库区腹地和全国水资源战略储备库,重庆划定生态红线旨在深化拓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,优化市域国土空间格局,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。根据方案,重庆市将四类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:一是水源涵养区
    阅读全文
  • 11月17日消息:为不断改善城区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,加快“新区品城”建设步伐,今年以来,重庆市大渡口区市政园林局绿化工程处抓住绿化有利时机,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绿化建设当中,全面实施了城区绿化新植、补栽和改造工程。今年春季绿化工作开展以来,大渡口区的城区分别按照计划种植红继木、小叶榕、杨树、桂花、天竺葵及木春菊等。截止目前,共完成绿化栽植面积约53000平方米,修剪树木约820株,栽植各类苗木约26万
    阅读全文
  • 11月23日消息:深秋,在沿河路畔举目眺望:近处,高低错落的绿化景观带勾勒出璧南河的蜿蜒身姿;远方,藤蔓植物、攀爬植物将建筑掩映,与青山连为一体。高调的森林、低调的建筑。眼前的画面,正是“秀美绿城”——璧山的真实写照。绿色,是璧山的“城市底色”。去年春天,璧山启动“立体绿化”建设。今年以来,以建筑墙面屋顶、道路堡坎护坡为面,5条示范街区为线,居民阳台为点,绿化从平面向立体延伸,“秀美绿城”变得更加
    阅读全文
  • 11月28日消息:记者昨日获悉,自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以来,重庆市不断加快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。国家共计下达我市退耕还林任务250万亩(2014—2017年度)。2014—2015年,我市已完成退耕还林近150万亩,余下的100万亩则在2016年至2017年完成。截止目前,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,全市已累计完成80万亩坡耕地的退耕还林,为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夯实了坚实基础。“为了加快我
    阅读全文
  • 11月30日消息:近日,记者从江津区获悉,近五年来,该区新增营造林64万亩,建立林业产业基地170万亩,实现林业总产值近50亿元,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生态美与金山银山百姓富的发展之路,让“一江三河”变身“绿富美”。江津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长江江津段岸线长达127公里,境内长江支流笋溪河、綦河、塘河岸线共有306公里,增强水源涵养、保持水土对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尤为重要。近年来,江津依托长江绿
    阅读全文
  • 12月2日消息:为保持行道树良好形状,绿化美化道路景观,重庆市垫江县高安镇自今年入冬以来,及时对场镇内1900余棵行道树进行修枝整形工作。据了解,此次行道树修枝整形工作,严格按照园林管理的具体要求,严格遵循“一看、二剪、三检查”的修剪原则,组织电力、通信、交安、市政等相关部门,投资5万元聘请专业园林公司,重点针对场镇内1900余棵行道树的枯枝、病虫枝、衰弱枝、下垂枝,以及影响行人、车辆通行和遮挡交
    阅读全文
  • 2016年长江经济带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,沿江各省市纳入中央财政补助范围的天然林(包括公益林)8.5亿亩。目前,长江经济带天然林实现全面停伐。这是记者从近日在重庆市万州召开的长江经济带“共抓大保护”林业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。2016年,长江经济带沿江各省市造林4320万亩,比2015年增加三分之一,长江防护林工程造林356万亩,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林业建设任务378万亩。累计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    阅读全文
  • 12月16日消息:2016年,重庆市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为目标,全市共完成营造林338万亩,其中人工造林150万亩,封山育林93万亩,退化林修复95万亩,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有效改善。这样的改善得以实现,与重庆的生态保护注重“可持续”有相当大的关系,重庆凭什么实现可持续,靠的就是四个字“增绿增收”——生态增绿是宏大要求,是国家生态构架体例格局,群众增收是村民受益,如此绿山与富民并举,增收与增
    阅读全文
  • 2016年,重庆市以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为目标,全市共完成营造林338万亩,其中人工造林150万亩,封山育林93万亩,退化林修复95万亩,全市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有效改善。这样的改善得以实现,与重庆的生态保护注重“可持续”有相当大的关系,重庆凭什么实现可持续,靠的就是四个字“增绿增收”——生态增绿是宏大要求,是国家生态构架体例格局,群众增收是村民受益,如此绿山与富民并举,增收与增绿并重,既能把生态
    阅读全文
  • 12月22日消息:“规模化种植市场前景看好,产量质量双双提高,收入比散户模式高多了。”在重庆黔江区五里乡胡家坝中药材基地,负责人杨胜超介绍。胡家坝种植药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年前,不少村民世世代代以种植药材和在外收购药材为生计,是渝东南知名的“药材之乡”。本世纪初,随着村民种植规模小而散,效益开始下滑,村民种植积极性受挫,面积逐年萎缩。为改变这一现状,在杨胜超等人的牵头下,以股份制方式组建了中药
    阅读全文